“德国防洪神器”即将余姚上岗: 汽车撞击最多弯曲1cm
2024-08-21 爱游戏体育平台app
4天前,两位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来到余姚,钻进了一家不锈钢企业的仓库。
这个仓库将用来存放一块块金属挡板,它们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称呼——“德国防洪神器”。
因为台风“尼伯特”,“德国防洪神器”再次火爆网络。很多人最近才知道,原来余姚已经有了国内首个大规模运用“神器”的堤防项目,紧急状况下,能在12小时内安装好(本报7月8日A5曾做报道)。
为什么会是余姚?“德国防洪神器”到底有多牛?今天,钱江晚报记者带你去揭秘背后的故事。
两位德国工程师Garms和Jens在余姚考察的仓库,就是防洪挡板的存放点。
此前几天,两位工程师顶着高温,已经把4.6公里的姚江堤防走了一遍,一米一米地测量、评估,第一时间给中方实施工程人员提出修改意见。
这4.6公里堤防工程,用的就是蒂森克虏伯公司生产的“防洪神器”。两位工程师此行的目的很明确——全方位检查余姚堤防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,必须确保万无一失,包括材料的仓储情况。
仓库里闷热难挡,两个高大的德国汉子,前胸后背都湿透了。在场的工作人员感慨说:“我们原先以为他们来仓库大概看一下就差不多了,没想到检查得这么仔细。”
对于德国工程师的严谨,堤防工程的中方负责人、来自杭州中车公司的章立和记者说:“Garms和Jens考虑的不仅是挡板的存储,还要考虑到在放置、提取时的便利性,货架的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。”
在仓库里,Garms和Jens拿着一把折叠尺,对着一个将要用来存放挡板的货架进行了细致的测量。
据介绍,每块挡板长2.95米,宽20厘米,厚12厘米,重量27公斤,一个成年人完全能独立搬运。
两位德国工程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,挡板做成空心,一是轻便,二是实用。安装好之后,一旦洪水来袭,水就会缓慢进入每块挡板内部,对挡板形成向下挤压力,水越多,挡板密封性就会越好。
“别看这些挡板内部是空心的,但强度非常大。”章立介绍说,这些挡板,即使被行驶中的车辆撞击,最大弯曲度也不到10毫米,能够保证系统的结构稳定。
章立说,“德国防洪神器”的应用和解决方案,都是从1989年这类挡板在德国出现并应用之后,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累积得来的。
后来又经过5年时间的编制和论证,2005年,德国出台了这项技术的国家标准。
“德国的这项技术并不仅仅在于生产制造工艺本身,更为关键的是,他们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防洪等级要求,都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方案。”
章立说,其实国内能生产这类挡板的企业不是没有,比如中车制造高铁、地铁等车厢所用的材料,就和挡板的材料属于同一大类。
章立是个80后,海宁出生、永康长大。2004年,他完成同济大学学业后赴德国学习,2009年归国。
2013年,余姚遭遇“菲特”台风侵袭,姚江水倒灌,大水围城。这让他突然想到了一次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散步。
“莱茵河边地面上有一个个孔。一打听,才知道这些孔就是防洪挡板预埋件的一部分,是用来安装挡板时固定立柱用的。”章立说,2003年欧洲爆发大洪水,德国人就是用这种防洪挡板,抵御洪水的侵袭。
“很多网友问,我们国内有没有这种挡板?我突然有了把这个防洪挡板引到国内的想法。”当时,章立在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作,分管的一块业务正好与城市基本的建设相关,他决定,把德国的这种防洪挡板引进中国。
2015年11月,经过大量调研和反复论证,杭州中车和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初步意向,成为后者组合式防洪挡板领域国内唯一的合作伙伴。
“后来我们了解到,余姚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也在寻求这方面的技术和材料,我们便会同蒂森克虏伯公司,向余姚有关部门作了产品介绍和应用案例汇报。”章立说,经过多轮专家论证,最终确定了产品方案。
4天前,两位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来到余姚,钻进了一家不锈钢企业的仓库。
这个仓库将用来存放一块块金属挡板,它们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称呼——“德国防洪神器”。
因为台风“尼伯特”,“德国防洪神器”再次火爆网络。很多人最近才知道,原来余姚已经有了国内首个大规模运用“神器”的堤防项目,紧急状况下,能在12小时内安装好(本报7月8日A5曾做报道)。
为什么会是余姚?“德国防洪神器”到底有多牛?今天,钱江晚报记者带你去揭秘背后的故事。
两位德国工程师Garms和Jens在余姚考察的仓库,就是防洪挡板的存放点。
此前几天,两位工程师顶着高温,已经把4.6公里的姚江堤防走了一遍,一米一米地测量、评估,第一时间给中方实施工程人员提出修改意见。
这4.6公里堤防工程,用的就是蒂森克虏伯公司生产的“防洪神器”。两位工程师此行的目的很明确——全方位检查余姚堤防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,必须确保万无一失,包括材料的仓储情况。
仓库里闷热难挡,两个高大的德国汉子,前胸后背都湿透了。在场的工作人员感慨说:“我们原先以为他们来仓库大概看一下就差不多了,没想到检查得这么仔细。”
对于德国工程师的严谨,堤防工程的中方负责人、来自杭州中车公司的章立和记者说:“Garms和Jens考虑的不仅是挡板的存储,还要考虑到在放置、提取时的便利性,货架的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。”
在仓库里,Garms和Jens拿着一把折叠尺,对着一个将要用来存放挡板的货架进行了细致的测量。
据介绍,每块挡板长2.95米,宽20厘米,厚12厘米,重量27公斤,一个成年人完全能独立搬运。
两位德国工程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,挡板做成空心,一是轻便,二是实用。安装好之后,一旦洪水来袭,水就会缓慢进入每块挡板内部,对挡板形成向下挤压力,水越多,挡板密封性就会越好。
“别看这些挡板内部是空心的,但强度非常大。”章立介绍说,这些挡板,即使被行驶中的车辆撞击,最大弯曲度也不到10毫米,能够保证系统的结构稳定。
章立说,“德国防洪神器”的应用和解决方案,都是从1989年这类挡板在德国出现并应用之后,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累积得来的。
后来又经过5年时间的编制和论证,2005年,德国出台了这项技术的国家标准。
“德国的这项技术并不仅仅在于生产制造工艺本身,更为关键的是,他们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防洪等级要求,都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方案。”
章立说,其实国内能生产这类挡板的企业不是没有,比如中车制造高铁、地铁等车厢所用的材料,就和挡板的材料属于同一大类。
章立是个80后,海宁出生、永康长大。2004年,他完成同济大学学业后赴德国学习,2009年归国。
2013年,余姚遭遇“菲特”台风侵袭,姚江水倒灌,大水围城。这让他突然想到了一次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散步。
“莱茵河边地面上有一个个孔。一打听,才知道这些孔就是防洪挡板预埋件的一部分,是用来安装挡板时固定立柱用的。”章立说,2003年欧洲爆发大洪水,德国人就是用这种防洪挡板,抵御洪水的侵袭。
“很多网友问,我们国内有没有这种挡板?我突然有了把这个防洪挡板引到国内的想法。”当时,章立在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作,分管的一块业务正好与城市基本的建设相关,他决定,把德国的这种防洪挡板引进中国。
2015年11月,经过大量调研和反复论证,杭州中车和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达成初步意向,成为后者组合式防洪挡板领域国内唯一的合作伙伴。
“后来我们了解到,余姚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也在寻求这方面的技术和材料,我们便会同蒂森克虏伯公司,向余姚有关部门作了产品介绍和应用案例汇报。”章立说,经过多轮专家论证,最终确定了产品方案。